解决方案

东师理想在充分调研学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职业教育等新技术,为学校量身定制全方位、一体化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全面支撑学校管理、教学,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工作,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教学诊断与改进解决方案

1.建设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要求建立常态化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切实发挥学校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教育部并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逐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进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全面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已是势在必行,它既是国家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外在要求,也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提出,“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要求,提出加强领导、细化方案、试点引领、全面培训的工作要点。同时提出全国诊改专家委员会面向各地、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开展指导和服务、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规划(2017-2020年)、完善实施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细化年度工作安排的两项工作要求。


2.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两个通知精神,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健全民办学校治理结构,推动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教师教学实训能力提升计划,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促进学校教育国际化的系列要求。以学校办学方向为依据,以建立目标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提高包括学生及学生家长和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坚持系统性、可控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构建信息化智能平台支撑,“机制”与“文化”双引擎,常态化可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3.目标任务

诊改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支撑,围绕学校核心目标,将诊断改进与常规工作相结合,坚持共性标准与注重特色发展相结合,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治疗保证机制,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建立并运行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诊改任务

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梳理建校以来的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的经验与问题,努力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纵”,指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系统;“五横”,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一平台”,指校园业务管理平台。以岗位说明书和部门工作清单为基点,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体系,形成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逐步建立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将学校绩效考核工作与诊改工作相结合,以考核性自我诊断与改进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制度,逐步建立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并努力使之常态化。

建设以校本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信息化智能校园

加大对信息化智能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探索,逐步实施“过程采集”和“实时采集”,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注重数据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与二级院系各类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和全方位比较,确保诊改工作的推进与数据的实时化同步,与学校的信息化同步。

努力建设具有职业校园和地域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

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观,推进质量立校战略实施,不断丰富保障体系的内涵,探索并建设富有职业校园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服务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工程。


4.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对诊改工作的要求及诊改包含的任务,诊改平台的建设共包含:国家标准指标项管理、学校诊改项管理、质量改进螺旋管理、质量保证任务管理、学校业务管理系统、诊改工作展示几个部分。


国家标准指标项管理

为了进一步支撑校领导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平台提供国家标准指标项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诊改指标,从学校业务管理系统中提取真实数据,并进行展示,为学校在诊改工作开展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功能包含:国家标准诊改指标项与实际学校数据的对比展示,非数据类指标项展示实际数据详情。


 blob.png


学校诊改项管理

    参考国家下发文件中的《教学诊断数据项参考表》,确立学校自己的诊改数据项,并按照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维度在系统中建立诊改项的名称、标准及目标,确定学校质量改进的双链结构及诊断点。同时,该指标项可以挂念国家标准指标项,以便在诊改结果展示模块中,形成目标结果的对比展示。

功能包含:建立、修改、删除指标项,在指标项中可以添加子指标。指标项的属性包括:上级指标、镇该项名称、标准、目标、关联国家标准指标项。

 blob.png


质量改进螺旋管理

现代质量观认为,质量是指产品、服务或工作对需求方的满足程度。“8字螺旋”正是以自主设定的目标为起点,“迫使”主体主动查证服务对象、摸清实际需求、定制质量标准、致力持续改进、追求零缺陷育人,有利于各层面主体自觉树立现代质量观。学校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制定质量改进螺旋。

功能包含:建立、修改、删除、查看质量螺旋,并可以建立质量螺旋中的各个节点及节点之间的关系。


 blob.png


质量保证任务管理

质量保证任务管理模块是诊改平台的核心模块,任务的实施情况是影响诊改工作实施质量的关键。

该模块共包含四个角色:任务主要负责人(建立人)、任务跟踪人、任务审批人、任务执行人。

    查看任务

可以通过我建立的任务、我执行的任务、我审批的任务查看与我相关的任务,并可以通过是否为星标任务进行进一步筛选。也可以通过选择质量改进螺旋中的节点进行任务筛选,查看当前螺旋节点下的任务列表。

    新建任务

在质量改进螺旋的节点下建立任务,并确定任务的跟踪人、审批人和执行人。并标记此任务是否是影响质量改进螺旋循环的星级任务。建立任务时,可关联学校建立的诊改项,以进行诊改项与实际工作情况的对比展示。

    执行任务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可以上传任务的相关工作成果;如果工作任务发生变动、需要终止,任务第一负责人可对任务进行终止操作。任务执行完毕后,第一顺位执行人可以发起申请审批。

    审批任务

审批人根据执行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审批任务。

    任务日志

    可以查看该任务的任务之日,包含此任务的所有操作行为。


 blob.png


学校业务管理系统

此部分为理想工场智能管理平台。


诊改工作展示

按照学校制定的诊改项将诊改项指标、目标、标准、实际业务数据、任务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展示,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学校各项诊断点的进展和实施情况,以及时对诊改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整。


 blob.png


419543060
0431-81863325